凯萨琳本人的宪法体制建立具有三个等级的、像法国一样的俄罗斯帝国。但是这个俄罗斯帝国当中其实没有像法兰西王国那样的封建贵族,在当时已经只剩下彼得大帝培养出来的官僚贵族了。即使如此,在她建立三个等级的王国的努力当中,这个官僚贵族阶级仍然是她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官僚贵族虽然不是封建贵族,但是毕竟还可以算是贵族。毕竟凯萨琳还可以做彼得大帝曾经做过、而她可以加倍做的事情,就像她对狄德罗所做的那样。她年轻的时候就是法国作家(包括狄德罗)的粉丝。后来她当上了女皇,听说狄德罗在经济上遇上了困难,想要变卖他的全部藏书,她顿时表示说,我也是作家,我知道藏书对作家是多么重要,把作家和他的藏书分离开来是一件极其残酷的事情。于是,她派她的大臣到法国去,用重金全部买下了狄德罗的藏书,以免使它们分散。然后买下了藏书以后,又用重金聘请狄德罗做皇家图书馆的管理员。也就是说她出了两笔钱,一笔钱买狄德罗的书,然后把狄德罗的书还给狄德罗,还要给狄德罗按月按年支付图书管理员的工资。唯一的条件就是,等狄德罗死后,不再需要这些书以后,再把这些书送到俄国来,交给买主凯萨琳。这样的交易当然是非常照顾狄德罗本人的,狄德罗本人也对女皇感恩戴德。在当时还没有宣传部门的年代里,他作为著名作家和欧洲舆论场的大V,替俄国沙皇说了无数的好话。凯萨琳虽然是一个很精明强干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但是她对狄德罗的做法倒真有可能主要是出于年轻时代、心灵还纯洁的那个时代的感情,而不是为了捞取宣传方面的好处,虽然宣传方面的好处她实际上是得到了。
从凯萨琳在俄罗斯帝国推行的改革来看的话,她对法国的执迷不完全是出于物质利益,她就是真心觉得法国的制度非常先进。她一方面企图把贵族变成法国式的贵族等级,教士变成法国式的教士等级,但是在把俄国商人变成法国式的第三等级这方面,就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
彼得大帝建立的国有企业对增加国库收入有很大的用处,她本人又利用欧洲金融财政之类的发展,开始在俄罗斯帝国推行纸币政策和贷款政策,这两者都极大地增加了帝国的收入。是欧洲列强推行这一类政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和市民社会,有不断蓬勃发展的经济作为基础,而俄国没有这样的资产阶级,俄国经济也要落后得多。所以,她用这种方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和债务以后,这些收入和债务最后都改头换面,通过食盐专卖和各种国家垄断公司的方式,转嫁到了俄罗斯内地的广大消费者身上。而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结果是,由于最主要的消费者往往是乡村和小城市的地主,他们的开支极大增加了以后,他们不可避免要去压榨他们的农民,想法设法从农民身上增加收入。如果实在没有收入可以增加,至少要寻找借口使他们多劳动一些。我们要注意,法兰西王国的三个等级当中也是不包括农民的。因此最后,建立三个等级所造成的绝大部分压力都压在了农民头上。
而帝国政府的精明强干的女皇本人意识到,她不可能真正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而去触犯作为帝国基础的贵族和地主。而且,为了进一步地推行她的伟大理想,她还需要一批受过现代欧洲新教育的贵族跟她合作。因此,在帝国财政无法开展的情况之下,她只有像以前的几位沙皇一样,牺牲农民的利益来讨好贵族地主。而且还要进一步,把这些人的非正式的、默许的、零星的做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她是西欧的崇拜者,因此她也是一位立法狂。她要求把俄罗斯帝国混乱的法典整理起来,使之有规范。而在这些法典当中,就最终正式承认了地主有对农奴的处理权,地主在出卖土地的时候有权把农奴作为土地的一部分出卖。我们要注意,这种把农奴和土地一起出卖的事情早在凯萨琳当政以前就有了,但是只是一个模糊的习惯。朝廷关心的只是地主能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兵源和税收,并不关心他们是怎样搞到这些东西的。而凯萨琳的政府要制定欧化的法典,要使土地财产权明确和清晰起来。
在地广人稀的俄罗斯,土地本身不一定很值钱。如果没有劳动力的话,土地很可能卖不出去。没有劳动力的土地很容易重新退化成为杂草和森林的地带,有劳动力的土地才能卖得出去。劳动力数字的高低,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的价格本身。因此,出卖土地的地主们要向买主提供的最重要信息就是,我这块土地为什么能够卖出八百卢布或者八千卢布。主要因素就是,你看,我这上面有多少个精壮的男劳动力。如果我只卖地,而劳动力却跑到别的地方去了,那么我差不多就是在骗你了,把以前值钱、但是以后不可能值钱的土地塞给了你。因此,土地和劳动力同时转移,是符合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状态的。但是在受过西欧启蒙思想的新派人士看来,农奴像牛一样被卖了出去,这难道不是奴役的最好证明吗?凯萨琳的政府把这样的条款正式地纳入了俄罗斯帝国的条款,所以凯萨琳一朝才是俄国农奴制真正确立的朝代。彼得和他以后的朝代,由于朝廷开支的增长,制造了农奴制固定化和正规化的必要条件。精明而现实的凯萨琳把已经造成的既成事实以法典的形式固定下来了。到了她的孙子亚历山大一世所在的时代,就变成她亲手创造出来的俄国自由派贵族痛心疾首、必须要除掉的一个毒瘤了。
从凯萨琳在俄罗斯帝国推行的改革来看的话,她对法国的执迷不完全是出于物质利益,她就是真心觉得法国的制度非常先进。她一方面企图把贵族变成法国式的贵族等级,教士变成法国式的教士等级,但是在把俄国商人变成法国式的第三等级这方面,就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
彼得大帝建立的国有企业对增加国库收入有很大的用处,她本人又利用欧洲金融财政之类的发展,开始在俄罗斯帝国推行纸币政策和贷款政策,这两者都极大地增加了帝国的收入。是欧洲列强推行这一类政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和市民社会,有不断蓬勃发展的经济作为基础,而俄国没有这样的资产阶级,俄国经济也要落后得多。所以,她用这种方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和债务以后,这些收入和债务最后都改头换面,通过食盐专卖和各种国家垄断公司的方式,转嫁到了俄罗斯内地的广大消费者身上。而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结果是,由于最主要的消费者往往是乡村和小城市的地主,他们的开支极大增加了以后,他们不可避免要去压榨他们的农民,想法设法从农民身上增加收入。如果实在没有收入可以增加,至少要寻找借口使他们多劳动一些。我们要注意,法兰西王国的三个等级当中也是不包括农民的。因此最后,建立三个等级所造成的绝大部分压力都压在了农民头上。
而帝国政府的精明强干的女皇本人意识到,她不可能真正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而去触犯作为帝国基础的贵族和地主。而且,为了进一步地推行她的伟大理想,她还需要一批受过现代欧洲新教育的贵族跟她合作。因此,在帝国财政无法开展的情况之下,她只有像以前的几位沙皇一样,牺牲农民的利益来讨好贵族地主。而且还要进一步,把这些人的非正式的、默许的、零星的做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她是西欧的崇拜者,因此她也是一位立法狂。她要求把俄罗斯帝国混乱的法典整理起来,使之有规范。而在这些法典当中,就最终正式承认了地主有对农奴的处理权,地主在出卖土地的时候有权把农奴作为土地的一部分出卖。我们要注意,这种把农奴和土地一起出卖的事情早在凯萨琳当政以前就有了,但是只是一个模糊的习惯。朝廷关心的只是地主能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兵源和税收,并不关心他们是怎样搞到这些东西的。而凯萨琳的政府要制定欧化的法典,要使土地财产权明确和清晰起来。
在地广人稀的俄罗斯,土地本身不一定很值钱。如果没有劳动力的话,土地很可能卖不出去。没有劳动力的土地很容易重新退化成为杂草和森林的地带,有劳动力的土地才能卖得出去。劳动力数字的高低,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的价格本身。因此,出卖土地的地主们要向买主提供的最重要信息就是,我这块土地为什么能够卖出八百卢布或者八千卢布。主要因素就是,你看,我这上面有多少个精壮的男劳动力。如果我只卖地,而劳动力却跑到别的地方去了,那么我差不多就是在骗你了,把以前值钱、但是以后不可能值钱的土地塞给了你。因此,土地和劳动力同时转移,是符合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状态的。但是在受过西欧启蒙思想的新派人士看来,农奴像牛一样被卖了出去,这难道不是奴役的最好证明吗?凯萨琳的政府把这样的条款正式地纳入了俄罗斯帝国的条款,所以凯萨琳一朝才是俄国农奴制真正确立的朝代。彼得和他以后的朝代,由于朝廷开支的增长,制造了农奴制固定化和正规化的必要条件。精明而现实的凯萨琳把已经造成的既成事实以法典的形式固定下来了。到了她的孙子亚历山大一世所在的时代,就变成她亲手创造出来的俄国自由派贵族痛心疾首、必须要除掉的一个毒瘤了。
——本文节录自「第五章:沙堆上的高塔和没有宪法的国家」
刘仲敬,《逆转的文明史:罗斯大地──成为欧洲而不能,
逃离亚洲而不得的俄罗斯演化史》,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