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30, 2022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

好的学习动机应该是:具体化、长短结合,并且与自身需求相结合的
 
具体化之后最大的好处是:你非常明白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你应该做什么事情,以及这些事情你进展到什么阶段了。“长时间高效学习”是个没有终点的“无限”过程,具体化动机相当于给这个过程设定方向,设下路标,让我们不会迷路,能够坚持走下去。
 
与自身需求结合,是说学习动机最好与你最想要的、最需要的东西结合起来。
 “每个月阅读一本书”是一个动机,同样也是不够的,改成“每个月阅读一本书,然后发书评到豆瓣和朋友圈去接受敬仰的目光”就与需求结合了。
 
 事实上,“让自己更好”是总的目标,或者说结果。只是“让自己更好”是个无止境的过程,它大部分时候看起来太过遥远。而对普通人而言,让自己坚持下去更需要的是近在眼前的东西。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可能你就是为了钱去学习的,但学习之后也并不妨碍你同时变得更好。
 
提高学习效率的实用方法
 
区间学习”的意思是——我们要为自己的学习划分时间区间。因为人不是机器,每个人能够保持专注和足够效率的时间是有一定量的。一般来说,这个区间大概在20分钟到1个小时,即便有些人天赋异禀,也很难保证连续两个小时的高效率学习。
  
不管我们学习什么知识,一定要记笔记。记笔记的作用有很多,比较主要的两点是:第一,记笔记是我们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和总结过程。笔记并不是把学习内容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那么简单,而是要融入自己的思考。
  
学习一定要设定目标,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目标最好是具体的、输出性的、成果性的。要想学习写作,你可以把目标设定为出版一本自己的书;要想学习编程,你可以把目标设定为做一个自己的网站或者软件。设定合理的目标,会让我们学起来更加有动力,更容易坚持下去,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
别再试着让自己成为全才型的庸人
 
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这些努力,相当于在加长我们不同撑杆的长度。但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涉及一个选择问题: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以获得最优化的结果?

阿何,《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2016.

鲇鱼效应(Catfish Effect)

很久以前,以捕鱼为生的挪威人,在深海区发现了大量的沙丁鱼。他们非常高兴,因为沙丁鱼一直都能卖个好价钱。可是,他们却碰到了一个难题,就是沙丁鱼还没等运回到岸上,就口吐白沫、肚皮朝天了。渔民们绞尽脑汁,但仍无计可施。有一天,一个渔民无意中在放沙丁鱼的槽中放了几条鲇鱼,结果,沙丁鱼都活着上岸了。原来,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入鲇鱼后,鲇鱼就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威胁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无独有偶,日本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我们权且就叫它鳗鱼的故事吧。它在日本流传很广,据说,还是日本孩子懂事后父母讲给他们听的第一个故事呢。

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都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却非常幸运,他捕捞到的鳗鱼都能够活着到岸。人们都感到纳闷,他的船、船上的装备以及装鱼的船舱也没什么不同啊,为什么他的鳗鱼能一直活蹦乱跳呢?自然,他的鱼就能卖上高价,而别人也只能干瞪眼看着。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着,那个渔夫都成百万富翁了,人们还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几年以后,这个渔民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他才把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原来,他在盛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了一些狗鱼。鳗鱼和狗鱼天生就是死对头,为了对付狗鱼,鳗鱼就要竭力反击。敌对双方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中,自然生的本能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聪明的渔民还通过这种现象悟出了人生的道理:要勇于接受挑战,只有在挑战中,生命才会充满生机和希望。

两个故事其实蕴含的是一个道理:引入竞争可以激活组织或集体的内部活力。后来人们还把这个哲理命名为“鲇鱼效应”(“狗鱼效应”),并且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但是,人们也并没有忘记探究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集体或个人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时候会丧失活力呢?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都在这方面做了努力。他们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使集体或个体丧失活力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懒惰的恶习,另一个是安逸的环境。


--- 翟文明,《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经典定律》,2011


Friday, June 24, 2022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能力低下的领导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就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按道理,他就应该选择光荣“退伍”,可是他不愿意,他怎么能甘心放弃手中的权力以及相应的好处呢?所以他就要有所考虑,他要找人来给自己帮忙以缓解自己的压力。这时候他的自私心理就开始作怪了,如果找一个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做下手,无疑是引狼入室,会对自己手中的权力产生威胁。很显然,只能找能力比自己还低的人了。并且还不能只找一人,那样势必不能保证这个人日后没有夺权之心,所以就要找两个人,以便两人之间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这样自己就成了掌控全局的人,无形当中还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同样,这两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他们身上也会出现身心疲惫、力不从心的现象,他们就会依样画葫芦地分别给自己找两个下属。

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十六,机构就这样变得越来越庞大了。

用这种方式提升起来的领导,其能力可想而知,根本就是一茬不如一茬。领导注定了是无能的领导,无能领导必然要提拔无能的接班人,所以,帕金森定律的存在也就成了必然。

--- 翟文明,《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经典定律》,2011

Saturday, June 18, 2022

彼得原理透视 (The Peter Principle)

彼得原理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人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原因是每个人由于在原来职位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为止。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不能胜任其工作的人所占据。
  • 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 它总是趋向于把自己引向不胜任的位置,从而导致组织效率的下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某人的本职工作做得出色,就想当然地认为他能胜任上一级的工作,从而将他提拔到更高一级。这样一来,那些原本在低一级岗位算得上人才的人,或是可以施展才华的人,在较高的职位上却变得不胜任了。最可怕的是,他们还要在这个不胜任的职位上耗到退休。这是彼得原理的核心内涵,所以彼得原理又被通俗地称为“向上爬原理”。

显而易见,“向上爬”这种状况,无论对于员工,还是对于组织,都没什么好处,都是受害者。对于员工,因为不胜任工作,不但自身的价值不能实现,还会丧失工作乐趣。对于组织,这种不恰当的晋升,不但使组织失去了一个能够胜任较低一级职位的优秀员工,还让组织得到了一个蹩脚的管理者。

那么,彼得原理到底因何而生呢?

  • 层级组织制度
彼得原理,这个曾被西方人评价为可以和科学史上牛顿、哥白尼发现相媲美的、最深刻的社会心理学发现,存在的前提是组织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层级和职位。并且现代层级组织制度还总能为一些不称职的人提供有利的晋升条件,因为现代的层级组织制度总是从下面补充由晋升、辞退、退休等造成的空位。
  • 论资排辈的升迁制度
许多单位的升迁制度都是论资排辈的,只要工作年限够了,只要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不管是哪方面的),即便是专业、技术人员,不管适不适合管理,凭借着论资排辈的升迁制度也会晋身管理阶层。但是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不等同他们可以成为出色的上司。同时,这样的晋升制度也会让他们自恃事业有成,而忘了进一步进修及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

  • 把晋升当作一种管理策略
晋升有时也是管理的一个手段,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管理策略。
1.员工激励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岗位晋升成了一种奖励方式,因为当员工认为自己有晋升的可能和机会时,他们就会努力工作以便获得提升。
2.维护组织的安全。如果某一员工业绩突出,尽管他不能胜任更高一级的工作,也要提拔。因为,如果这名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的组织中,可能会给组织带来危险。

  • 员工对高位的主观追求
人们总是以为爬得越高就代表越好。这样做不但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满足自己的当官瘾,还能捞到不少实惠,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人们才会乐此不疲。

--- 翟文明,《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经典定律》,2011

Thursday, June 9, 2022

把问题简单化的“努力”

其实鸡汤文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而且会让受众进入一种奇怪的状态——他们每天看起来都充满正能量,非常努力,但往往缺乏分析问题和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文章本质上类似于精神安慰剂,短时间内“效果出群”,过后则一切回归原样,偏偏喝汤的人还觉得自己已经状态良好。这种奇怪的状态我们姑且称为“鸡汤病”。
  
我们只要足够坚持和努力,就能够成功鸡汤文最大的罪行,就是锲而不舍地倡导这种看似正面,实则扭曲的价值观。任何一个接受过逻辑训练的人都明白: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在很多时候是不能等同的,具体到“成功”这件事,我们一般认为“坚持”和“努力”属于取得成功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成功往往需要坚持和努力,但坚持和努力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成功。
  
把坚持、努力和成功画上等号,本质上是试图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成功其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至今也没有哪种方法论敢宣称自己必然能够让人成功,这对一些尚未成功且丧失希望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鸡汤文的出现对这部分人来说是福音:他们往往渴望成功,又不愿意直面追求成功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无比复杂的局面,但现在问题变得简单多了,他们只需要“努力坚持”就可以了。
  
任何一个人获得成功都不是简单的事情,这涉及能力、背景、运气、所处的环境等诸多因素。鸡汤文的做法则是把这些影响因子中“坚持和努力”的占比无限放大,几乎忽略其他因素。所以我们会看到鸡汤病患者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把失败归咎于自己不够努力,而不愿意去分析自己是否在其他方面出了问题。
  
鸡汤文的“我们只要足够坚持和努力,就能够成功”背后其实还有一层隐藏含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也就是说,失败是可以避免的,一个人失败只是因为“不够坚持和努力”。在这样的逻辑框架下,失败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暗示了人在主观方面的“不努力”。但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成功属于偶然现象,失败才是常态。
 
 一个人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不缺乏追求成功的欲望和动力,并且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去看待和接受失败。拒绝接受失败,其实就是拒绝接受真实的世界,拒绝接受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鸡汤病患者们其实都是心智不成熟的“小孩”。
 
 能够让人感觉自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是因为鸡汤文把两个矛盾的理念融合在了一起,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总能找到一条能够说通的道理。当你失败了,想要坚持,鸡汤文会告诉你“坚持和努力必定成功”;当你失败了,不想坚持了,鸡汤文又会告诉你“放下才是获得幸福的根源”。几乎任何人面临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鸡汤文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鸡汤文并不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它只不过是作为一种载体,投射出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这种载体存在的意义在于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让我们觉得心安理得。

阿何,《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2016.

Monday, June 6, 2022

再见,蟹笼效应!

据说篮子里的螃蟹会拉回其他想爬出来的螃蟹,但海洋动物专家还没有证实这一点,这只是一个比喻。

“蟹笼效应”向我们描述了一种现象,即不管是谁想离开他熟悉的环境,“篮子”里的同伴都会变得活跃,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不想让对方离开。这可能是出于嫉妒(“你不应该比我更好”),或是出于害怕失去另一个人,或是不想改变的习惯和意愿。

想要晋升的职场男女都会经历“蟹笼效应”,因为他们亲爱的同事会突然挽留他们,或者对这些升职的人评价很差,或者对其进行感情勒索。如果你想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而做出某些改变,你的朋友、亲戚或邻居就会出来阻碍你,让你内心不安或者产生质疑。而我们经常也会产生“蟹笼效应”,因为离开“篮子”时会感觉自己是“背叛者”。

你现在在哪个“蟹笼”里?是不是不想再待在里面了?你的同伴如何使你感到沮丧并阻止你向外攀爬?又是谁限制了你,让你认为自己必须待在“篮子”里?只有拥有这种意识才可能离开。

- Cordula Nussbaum,《谢谢,但今天不行》

Sunday, June 5, 2022

在批评与瑕疵中成长

批评别人必然是简单的,挑别人的错也必定是容易的,只是,批评本身应该是为了提供解决方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如果为了批评或者为了凸显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别人,真的好讨厌哦。

不以改变结果为目的的批判,就是无效的批判。
不提供解决方案的责备,就是无用的责备。

许多人的思维就是这样,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又什么也不肯放弃,寻找着中间选项,然后小心翼翼地前行,这样的结果就是患得患失、没尽全力。

人不思改变,又不停地发牢骚,这种弱者思维必然会禁锢他,让他故步自封,难以前行,最终困在圈里飞不出去。

我们之所以要去书写不公平,去评论这个世界的丑恶现象,是因为我们想要改变。可是,一味地责骂抱怨,其实无济于事。纸上谈兵再出色也不如带兵出征学得多,前者只是理想中的状态,而后者却是脚踏实地地行动。

懂道理的人,永远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但凡人开始行动,总会有瑕疵,可是,人就是在这样的瑕疵中成长起来的。

- 李尚龙,《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Wednesday, June 1, 2022

语言、品格与社会规则

语言在人类心灵发展中意义非凡。作为逻辑思维的基础,语言是人们产生概念、了解不同价值观的区别的必要工具。概念产生必将涉及全体人类社会,绝非个人私事,即人们的思想感情必须是普遍适用的,才能为人理解。例如在对美的认识、理解、感受等方面,人们已经有了一种共同的认知或已经确立了一项基本审美原则,所以才会在看见美的东西时心生快乐。由此可知,跟理智、智慧、逻辑、伦理、美学类似,思维与概念也以人类社会生活为源头,并在不希望人类文明分崩离析的社会成员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关联。

法律、图腾与禁忌、信仰、教育等所有能保障人类生存的规则,都一定要被社会生活约束,跟社会生活规则相符。究其本质,人们一般谈到的公正、正直和人们眼中价值最高的人类性格,都属于人类社会需要的品性。社会生活的各种要求,相当于人类心灵的塑造者和所有心灵活动的指导者。责任感、忠诚、坦诚、喜爱真理之类的美德,只因都跟普遍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原则相符,才得以产生并延续至今。

这说明必须要站在社会立场上,才能对一种性格的优劣做出判断,因为个人性格要被人留意到,一定要先证明其具备普遍意义,在这一点上,其跟一切科学、政治、艺术成就没有区别。这就相当于以个人的社会价值大小作为标准评价此人。我们往往会用理想化形象作为标准,为具体的个人做出评价。这种理想化形象要能借助对整个社会都有帮助的方法,解决个人的种种难题,还要能将个人社会感提升到某种高度。福特·缪勒以“根据社会规则掌控人生的人”来形容这种人。要让自己符合标准,必须要在自己跟其他人之间努力建立合作关系,且必须努力掌握人类社会成员应掌握的技巧。

- 阿德勒,《洞察人性》

比努力更重要的三件事

“努力”之外,还有太多重要因素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在这些重要因素中,“方法论”“选择和判断”以及“积累性”是最主要的三个。
  
a)方法论——指的是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花时间研究各种不同现象背后隐藏的共同规律,并据此提炼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的核心不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完成”,而是探索“为什么通过某种方式可以把一件事情完成”。学会这样的思维习惯,能够培养我们研究世间万物运作规律的能力,带来的好处是:当同样的事情的某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知道该如何迅速应对,以及在面对全新的问题时能思考出解决办法。
  
工作和创业都不是考试,不要说标准答案,连标准问题都没有。我们每一天都要面临新情况,需要解决新问题,同样的问题在极短时间内又会发生新的变化。这种情况,不是你单纯通过努力就能解决的。
 
b)选择和判断——代表的是我们的预判能力,也就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预测事态走向的一种能力。不管从事何种工作,或者只是求职,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决策时期”,要做出选择。人生的所有选择汇总起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成功概率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选择和判断能力,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人掌握信息的广度,以及思考信息的深度。后者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得到提高,而前者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信息搜集得到改善。生活中,很多人的努力都只聚焦在一个点上,只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忽略了关联信息的搜集和深度思考。
  
c)积累性,是说在一件事情上不断积累,到达足够的时间长度。

阿何,《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2016.